XQJ-18000濕式除塵洗氣機是一款專為洗煤廠設計的高效除塵設備,旨在有效去除洗煤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粉塵,改善工作環境,降低粉塵對設備和人員的危害,同時滿足環保排放要求。
處理風量: 18000m3/
除塵效率:≥95%(對粒徑≥1μm 的粉塵)
液氣比:≤0.2L/m3
配套電動機功率:22kW
電壓:380V/660V/1140V
進氣:含塵空氣在風機產生的負壓作用下,通過進氣口進入洗氣機。進氣口的設計能夠使氣流均勻、穩定地進入設備內部,確保后續除塵過程的高效進行。
霧化噴淋:進入的含塵空氣與霧化噴淋系統產生的細密水霧充分混合。噴淋系統由高壓噴頭將洗滌液霧化成微小液滴,液滴直徑通常在幾十微米到幾百微米之間。基于慣性碰撞原理,高速運動的粉塵顆粒因慣性與相對靜止的液滴發生碰撞,部分微小粉塵則通過擴散作用與液滴接觸并被捕獲。



粉塵捕獲與凝聚:被液滴捕獲的粉塵顆粒與液滴凝聚在一起,形成較大的顆粒團。洗滌液中的添加劑(如表面活性劑等)可增強液滴的粘性和表面張力,促進粉塵顆粒的凝聚過程。
分離:凝聚后的顆粒團在重力作用下向設備底部沉降,落入集液槽。部分型號可能還采用離心分離技術,使氣流旋轉,顆粒團在離心力作用下被甩向設備邊緣并沉降,進一步提高除塵效率。
排氣:經過除塵處理后的清潔空氣通過排氣口排出洗氣機,排氣口的位置和設計確保排出的空氣不會再次被污染,且符合環保排放標準。
選址:選擇在洗煤廠內粉塵產生源附近,如原煤破碎、篩分、轉載點等位置。確保設備安裝位置有足夠的空間,便于設備的維護和檢修,同時要考慮設備與其他生產設備的協調性,避免相互干擾。
基礎安裝:根據設備的尺寸和重量,建造堅固的混凝土基礎。基礎應水平,其高度應便于設備的進氣和排氣管道連接。將設備安裝在基礎上,使用地腳螺栓將設備固定牢固,確保設備在運行過程中不會發生位移或振動。
管道連接:連接進氣管道和排氣管道。進氣管道應盡量短且直,減少氣流阻力。管道連接處應密封良好,防止氣體泄漏。排氣管道的安裝應符合環保要求,確保排出的清潔空氣能夠順利排放到 位置。
電氣連接:按照電氣接線圖,將設備的電動機、控制器等電氣部件與電源連接。確保電線的規格符合設備要求,接線牢固,接地可靠,防止電氣事故的發生。
開機前準備
檢查設備各部件是否安裝牢固,有無松動或損壞。
檢查進氣管道、排氣管道和噴淋管道是否暢通,有無堵塞。
檢查洗滌液液位是否在正常范圍內,如不足應及時補充。
檢查電氣系統是否正常,包括電動機、控制器、傳感器等部件。
開機操作
運行過程監控
定期檢查設備的運行參數,如處理風量、除塵效率、液氣比、設備阻力等。通過設備上的儀表或控制系統進行監測,確保參數在正常范圍內。
觀察洗滌液的消耗情況,及時補充洗滌液,保證噴淋系統的正常運行。
注意設備的噪聲和振動情況,如發現異常應及時停機檢查。
關機操作
先停止風機的運轉,待風機停止后,再關閉噴淋系統。
關閉設備的電源開關,切斷電源。
日常維護
定期維護
每周檢查洗滌液的質量,如發現洗滌液污染或變質,應及時更換。
每月檢查風機的軸承、皮帶(如有)等部件,添加潤滑油或調整皮帶松緊度。
每季度檢查設備的內部結構,如導流板、分離裝置等,查看是否有磨損或損壞,如有應及時修復或更換。
每半年對設備進行全面的清潔和保養,包括清洗集液槽、管道內部等。
長期維護
故障現象 | 可能原因 | 解決方法 |
---|
除塵效率下降 | 噴頭堵塞 | 清洗或更換噴頭 |
| 洗滌液不足或質量差 | 補充或更換洗滌液 |
| 風機轉速不足 | 檢查風機電機及傳動部件,排除故障 |
設備振動過大 | 風機不平衡 | 校正風機葉輪平衡 |
| 基礎松動 | 緊固地腳螺栓,修復基礎 |
噪聲異常 | 風機軸承損壞 | 更換風機軸承 |
| 管道共振 | 調整管道固定方式,消除共振 |
電氣故障 | 電線短路或斷路 | 檢查電線,修復或更換故障線路 |
| 電氣元件損壞 | 更換損壞的電氣元件 |